![]() |
首頁 | > 專題專欄 > 先進模范 光耀鐵建 > 先進人物 |
安小龍:用科技力量搶抓“黃金救援時間”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劉婧 時間:2024-11-25
“通過偵測搜尋、通訊指揮、監控量測等3個方面的系統優化,進一步提升救援效率。”在過去10年搶險生涯中,安小龍每天都保持做記錄的習慣。在他長達6萬字的科研日志中,記錄了各類大力推動隧道救援裝備小型化、輕量化、國產化的方法,也見證了救援隊先進裝備的發展。
36歲的安小龍現任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十七局太原隊總工程師兼作戰訓練部部長,參與搶險救援23次,致力于隊伍應急技術研發和革新工作,取得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5項,獲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重點推廣應用成果獎、中國鐵建工人先鋒獎章、中國鐵建十大杰出青年等10余項國家、省部級獎項,參與并編制6項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及手冊。
深耕精琢,爭當科研創新“領頭雁”
安小龍帶領創新工作室成員開展課題研究(苑宏帥攝)
“搶險現場如同瞬息萬變的戰場,救援裝備越先進,搶抓‘黃金救援時間’就越高效。”擁有多年實戰經驗的安小龍感悟頗深。
2014年,救援隊建設初期,業務精湛的安小龍被安排到工程技術部。從部員到副部長、再到總工程師兼作戰訓練部長,十年淬煉,安小龍錨定世界先進救援技術發展方向,立足“隧道救援科研裝備”研發,圍繞課題立項、難點攻關、成果運用垂直精耕。2020年,“安小龍創新工作室”應運而生。
“大口徑鉆機在隧道塌方救援中安裝部署時間較長、運輸不便、場地要求高,救援極其受限。”2021年,安小龍從歷次大口徑鉆機救援案例和演練訓練中發現該設備不足。為進一步提升隧道救援效率,他牽頭提出《大口徑鉆機輔助工裝設備改進》項目,將普通傳送帶改進為分體式傳送帶,并自主設計增加了走行履帶墊塊和管底支座,提高鉆機部署、出渣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鉆機速度和穩定性,有效縮短救援進場前期準備時間30%以上。該項目獲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中國鐵建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項目一等獎。
自進式救援通道裝備、大口徑鉆機輔助工裝改進、液壓頂管救援裝備……近年來,安小龍帶領技術骨干自主研發的多項專業隧道救援科研成果,先后順利通過應急中心攻關項目驗收,在全國六省市得到推廣應用,填補了國家隧道專業隊救援力量空白區域,全力打響國字號應急品牌。
深化服務,成為安全防線“守護者”
安小龍與隊員參加礦山(隧道)比武競賽(苑宏帥 攝)
開展技術培訓12場次,檢查在建隧道45座,發現各類風險隱患500余條,提交整改意見報告10余份……一串串亮眼數字,是對安小龍帶隊開展應急保障服務,規避潛在風險,提高施工現場應急能力的充分見證。
作為建筑央企單位隧道搶險救援骨干,安小龍深知,應對風險除了需先進科技裝備“加持”外,更需未雨綢繆遏制事故發生,只有提升技術服務保障,鍛造守護安全防線利劍,才能筑牢項目一線安全生產基石,讓施工“安全感”滿滿。
為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安小龍帶領技術團隊,大力拓展救援與技術服務領域,依托聯合應急演練,向國家級重難點工程參建單位宣傳、展示救援隊風貌風采。憑借隊伍精湛技能和先進裝備,成功與地方政府、鐵路和公路建設等13家單位構建起應急救援聯動機制,簽訂18份包含聯合演練、應急保障、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服務協議,提供應急救援服務;與大西、京沈公司等簽訂應急保障協議,為集大原、雄忻、沈白高鐵等建設工程項目提供應急保障。
同時,安小龍還緊盯“應急救援站建站一張圖”建設,先后與西延、西十、康渝等高鐵項目救援站簽訂應急服務協議,成功指導建設宜君、山陽、嵐皋救援站,且在建設過程中,全面開展理論、設備實操、內業資料培訓等救援站體制建設工作,有力促進基層應急力量戰斗力生成,提升一線救援站點綜合實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沖鋒在前,擔當搶險任務“急先鋒”
安小龍在通信指揮車內開展實戰演練前桌面推演(苑宏帥 攝)
房屋倒塌、農田被毀、樹木橫亙……回憶起今年7月初湖南岳陽華容縣團洲鄉團東村搶險現場的場景,安小龍記憶猶新。
“我水性好,大壩前端水位深,放心交給我;夜間光線差,今晚夜班巡邏我先去探個路……”搶險現場,面對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安小龍始終將“帶頭”二字刻在心底,毫不猶豫地發揮帶頭表率作用。
“他不僅是我們隊伍的‘智多星’,還是沖鋒在前的‘戰士’,每次搶險,他都最先為我們‘打頭陣’。”搶險間隙,安小龍與隊員們以沙袋為桌,汗水“拌飯”,席地而憩,克服連日高溫和毒蟲叮咬,圓滿完成搶險任務。
參加搶險救援十余年,從江翁高速天窩隧道塌方到長凝鎮山火救援,再到河南暴雨搶險、遼寧盤錦排澇、湖南華容救災……安小龍始終沖在救援最前沿,用勇氣、智慧和經驗應對一次次挑戰,與隊友搶救被困人員上百人,搶救財產價值數十億元,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筑起堅固防線,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他心中的分量,助力平安中國建設。
“每快一秒就能多拯救一個生命,挽救一個家庭,保全一份財產。”對安小龍來說,既然在救援事業中,埋下了鉆研應急救援科研裝備的“種子”,就要以科研之力傾心守護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