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石衡滄港城際鐵路關鍵控制性工程——李天木跨捷地堿河特大橋跨朔黃鐵路轉體橋順利完成轉體施工,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此前,該項目剛剛完成跨京滬鐵路轉體橋轉體。
李天木跨捷地堿河特大橋位于滄州市黃驊市李天木鎮,全長12677米,其中跨越朔黃鐵路段采用連續梁轉體法施工,轉體橋全長273.7米,橋面寬12.2米,單幅轉體段分別重10300噸和9800噸。
轉體前(王觀生 攝)
由于橋體橫跨國家I級電氣化鐵路朔黃鐵路——承擔“西煤東運”能源運輸重任,日均列車通行密集,高峰時段平均每5分鐘一趟。為最大限度減少對鐵路運營的干擾,項目部采用“先平行鐵路支架現澆、后平面轉體”工藝,先在鐵路兩側澆筑橋體,再通過雙轉體同步作業實現鐵路上方合龍。
面對主梁線形控制嚴、技術精度高、安全風險大等挑戰,項目部全面梳理關鍵工序,嚴格審核施工方案,制定專項應急預案,并多次組織專家評審和技術交底。正式轉體前,通過試轉測試系統可靠性,確保萬無一失。施工全程采用智能化監測手段,最終實現“毫米級”精準對接,為后續橋面鋪裝奠定基礎。
轉體后(高會強 攝)
作為京津冀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石衡滄港城際鐵路對于構建“四縱四橫”主框架,打造“南北貫通、東出西聯”大交通格局,加快滄州沿海經濟帶建設特別是完善滄州黃驊港集疏運體系及加快黃驊新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將大幅縮短滄州渤海新區至沿線以及京津冀區域城市的時空距離,真正融入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同時,該項目與津滄城際、滄保城際、津濰鐵路銜接,再次讓滄州站在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高度,為促進現代臨港產業轉型升級及協同發展,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