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 專題專欄 > 先進模范 光耀鐵建 > 先進人物 |
劉海斌:“閑”不住的老鐵兵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張春艷 王會影 時間:2024-05-30
在石家莊地鐵、地下綜合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舞臺”上,一個忙碌的身影已扎根12年。退休不退責,離崗不離心,他就是老鐵道兵劉海斌。
河北省建筑業優秀項目經理、市級優秀項目經理、中國鐵建勞動模范……一項項榮譽見證了劉海斌參與工程建設30余年的光榮歷程。時至今日,作為一名老黨員、老鐵兵,他堅決服從組織安排,雖已退休離崗,但始終關注著企業發展,不遺余力地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持續為企業開拓區域市場而不懈努力。
劉海斌(左三)為來訪領導講解盾構施工情況(王會影 供圖)
回溯2012年末,中鐵十七局市政建設公司在保持長三角、華南等深耕已久的地鐵市場優勢基礎上,首次進軍華北市場。“我們來這里就是攻堅克難的!”帶著堅定信念,身經百戰的半百老兵劉海斌立下“軍令狀”,攜數十名參加工作不過3年的青澀“新兵”北上開工。就是這樣一名被形容為“帶著娃娃上戰場”的老鐵道兵,帶領團隊肩負起“向市場負責、向業主負責、向企業負責”的重任,開啟了工程建設的新征程。
初來乍到,面對的是石家莊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首開段1標項目2站4區間的建設任務。項目線路長達4.2公里,工點多,如何有序高效管理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劉海斌經過反復摸索,推敲出一套實用有效的管理體系,即在工程上化整為零,實行“地鐵施工架子隊清包管理模式”,根據工程工作面設立工區架子隊,將技術、機修、電工、測量、特種作業等人員納入架子隊統一管理,由項目副經理擔任架子隊隊長,共同負責本工區內施工生產。此舉有效下移了管理重心和技術重點,將管理模式架構成塔狀,實現項目管理人員深度參與施工生產過程,不僅能夠監督、督促班組按質量要求施工,使各工序銜接更加順暢,也能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協調能力,使其在生產實踐中錘煉干事本領。此后,劉海斌帶領管理團隊轉戰石家莊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兩邊段13標項目、石家莊塔北路綜合管廊項目,扎根石家莊市場,助力企業中標石家莊地鐵5號線02工區項目,實現滾動經營。
“項目經理就是現場的排頭兵。”劉海斌深以為然。項目建設過程中,他既當指揮員又是戰斗員。供應商眼中的“劉老摳”,采購談價時經常要和他們磨上半天嘴皮子。物資管理是成本管控的“重頭戲”,劉海斌以身作則,深度參與“跑市場”,在選擇供應商前進行細致的市場調查,根據調查情況組織試驗室對物資進行取樣檢驗,在合格的供應商中進行詢價招標、綜合比選,確保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優采購方案。
但“劉老摳”在人才培養上就舍得下本錢。“企業發展的根本在人才,在施工領域競爭就是專業人才的競爭。”劉海斌表示。鑒于項目技術人員年齡結構相對年輕,他深知必須迅速提高全員業務技能和知識水平。他聘請經驗豐富的專家現場指導與操作,創建職工業余學校。對于一些施工中急缺的專業技術人員,他積極聯系協調,邀請專家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培訓、專項技術交流,培養項目技術骨干力量。至此,項目年輕一代逐漸成長起來,獨當一面,成為其他項目部爭相選用的“香餑餑”。2012年至2024年,項目共接收畢業生50余人,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學習歷練,成長為公司各項目的人才骨干,其中包括盾構、測量等技術骨干10余人,項目部室負責人10余人,項目領導班子10余人。
“這個老頭很能干!”誠如評價,劉海斌用實干和智慧詮釋了鐵道兵的使命和擔當。國家優質工程獎1項、河北省建設工程安濟杯獎2項、山西省青年文明號,他帶領著項目團隊載譽前行、深耕不輟,延續精細管理的有力舉措,扎根市場再建新功。
【編輯:敏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