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鐵十八局四公司深入貫徹精細化管理理念,全面落實股份公司供應鏈管理提升專項行動要求,聚焦降本增效目標,加快內部資源整合與效能匹配變革,推動資金鏈、供應鏈、創新鏈、數據鏈四鏈融合,構建“公司總部為大腦中樞,職能機構為調度中心,基層一線為神經末梢”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優化供應鏈管理,助力企業價值創造。
一是推行供管分離,堵住效益漏洞。該公司全面推行設備物資總部集采,成立設備物資集中調度中心,發揮服務與管理職能,統籌項目設備物資配置方案,嚴格落實項目部、管理部、總部三級審核機制,做好集采供應結算、入庫、出庫、賬務、稅務等工作,實現設備物資采購供應與管理使用分離。該公司通過打造“總部后臺供應、項目前臺管理”的設備物資管理體系,堵住項目效益流失的出血點,降低項目采購業務量和違約風險,讓項目管理人員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施工生產。
二是推廣集采集供,實現以量換價。該公司堅持“對外開放”和“內部吸收”相結合,對既有優質供應商摸底調查,借助鐵建云鏈平臺組織公開采購談判會14場次,完成鋼筋、型鋼、鋼絞線、水泥、柴油、防水材料等33個品類物資的集中公開采購,綜合降價率超過5%。公司渝昆鐵路2標、重黔鐵路5標等34個項目受益集采實現降本增效,其中僅鋼材一項較前期采購價格降價率近4%,節支超過2000萬元。隨著總部集采的深入推進,公司與更多優質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戰略關系,進一步強化供應鏈韌性,實現互利共贏目標。
三是盤活沉睡資產,提升價值創造。針對在手項目多、設備物資分散的情況,該公司聚力挖潛存量資源,打造周轉材料基地事業部,負責全公司周轉材料、小型機具、大型設備的退場維護和再利用工作。公司現已依托區域管理部和在建項目,籌建天津、嵊州、貴州、重慶4個周轉材料基地,實現“退場設備物資就近存儲有人管、整修有人抓、服務有人辦”的良好生態。為更好發揮專業化優勢,周轉材料基地團隊深入項目拌合站、鋼筋集中加工廠、小型預制構件廠及項目臨建設施的管理鏈條,進一步做好統籌管理和專業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主動適應市場化競爭,跟蹤外部市場需求,發揮盾構專業優勢及閑置盾構資源,開展對外租賃業務。目前已與中建六局、中交三航局、中國鐵建大橋局等多家單位合作,簽訂盾構及后配套設備租賃合同8份,合同金額近5000萬元,已完成產值超3000萬元。
供應鏈管理提升一直在路上。中鐵十八局四公司將秉承精細化管理理念,持續優化供應鏈管理,以實際行為務實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100855